2009年11月16日星期一

喬治市的路名無需華語規范化

作者 : 林玉裳

檳城政府為了配合喬治市的入遺,在世遺區設下多語言路牌,岂知在这过程中,中文路牌却引起了争议。争议的来源是有人从华语规范化的角度来看待路名而另一批人则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待路名。这是个没有谁对、错的课题,而是焦点该放在什么地方。

在下判断之前,应该先了解乔治市的一些历史背景。乔治市的华人先辈们是在18至20世紀中期, 即英国殖民地时期陆陆续续的从中国南方如福建省、广东省、江浙一带等遷移過来。他们南来时操的是各自的方言如闽南话、广东话、潮州话等,至於华语则是在民国后才在中国全面普及,因此多数南來的華人祖先不谙华语。

他们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槟榔屿,为了适应异国他乡多元种族及文化的环境,因而自创了独特的“槟城福建话、广东话、潮州话”等的本土方言,以口语及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这些本土方言也融入路名、建筑物名字及食物名称里。路名如“槟榔律”而不是“槟榔路”,“四方冷”而不是“四方巷”等;建筑物名称如“吉宁万山”而不是“印度人菜市场”;食物如“福建面”而不是“闽南面”、“云吞面“而不是“馄饨面”等。正因如此,先辈们为乔治市留下来许多以方言为主,具浓厚本土色彩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路名争议中,华语规范学者认为路名中的“律”及“冷”是来自英语的road 及 lane,是“口语”,没有意义,不符合华语规范,应该被“净化”,同时带有殖民地色彩,我们不应该被奴化,应将它改掉。

这引起古迹保存者的反对,认为既然中文路名的“律”及“冷”是先辈们在此与其他文化混杂所遗留下来的本土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一直沿用至今,那就不应该换掉。

如果我们沿着“净化”路名的思维来“净化”乔治市的古迹建筑,那看来邱公司及谢公司就要改名及拆掉了。“公司”(马来文是kongsi),代表商业团体,並没有宗祠家庙的含义,因此应改为“邱氏宗祠”及“谢氏宗祠”。而建筑方面,邱公司是马来“浮脚屋”及闽南式建筑的混合;谢公司则是英式、马来、印度及闽南建筑的混杂,不是纯正的中国建筑,而且具有殖民地的色彩,是否也要拆掉重建 ?

华语学者惯用中国的例子来支持其论点,但却不知中国在规范华语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当地的特色,不被规范化。譬如云南人称湖为“海子”,而“洱海”(其实是个断陷湖)並没有被“净化”为“洱湖”;在台湾高雄,“打狗英国领事馆”不会因“去殖民地化”而改为“高雄英国领事馆” (高雄的日语是 Takao, 当地人称为“打狗”)。这些都是尊重当地文化、历史的体现。

一旦了解乔治市是凭什么条件入遗,就会很明确的告诉你焦点应在哪里。马六甲及乔治市是因为它们曾接受了不同殖民地的文化,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移民而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是拥有能接纳不同种族、信仰、文化的胸襟续而塑成其独特的本土文化,符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而联合入遗的。乔治市的路名、建筑、方言等正是体现突出普世价值活生生的见证。试问如随华语规范化而“去本土化、去口语化及去方言化”,那乔治市还能成为世界遗产地吗 ?答案是非常明确的。

( 本文登於2009年11月16日,南洋商報,南洋言論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