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8日星期三

Video - NTV7, ROOTS - Origin of Khoo Clan 百家姓千里尋, 邱氏的來源 ( click here for video, 請按此觀看視頻 )


這是NTV 百家姓系列的其中一集,“邱氏”。這一集帶你到河南宛丘,然后再帶你到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的龍山堂邱公司,來了解邱氏的典故。
This is part of the ROOTS series by NTV 7. This episode brings you to Henan, China, origin of Khoo clan and then bring you back to Leong San Tong Khoo Kongsi, Penang.

Video - NTV7, ROOTS - Origin of Yeoh Clan 百家姓千里尋, 楊氏的來源 ( click here for video, 請按此觀看視頻 )








這是NTV 百家姓系列的其中一集,“楊氏”。這一集帶你到河南省開封市天波楊府(楊家將的故居),然后再帶你到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的楊氏霞陽堂, 來了解楊氏的典故。
This is part of the ROOTS series by NTV 7. This episode brings you to Henan Kaifeng, China, visit one of the famous families of Yeoh clan and then bring you back to Yeoh Kongsi, Penang.

Video - NTV7, ROOTS - Origin of Cheong / Yeoh Clan 百家姓千里尋, 張氏的來源 ( click here for video, 請按此觀看視頻 )


這是NTV 百家姓系列的其中一集。這一集除了往河南追尋張姓的源頭,也在檳城講述檳城名人,張弼士的典故。
This is part of the ROOTS series by NTV 7. This episode brings you to Henan, China, visit the origin of  Yeoh clan and then bring you back to Penang to discover history of Cheong Fatt Tze, a prominent Chinese in SEA in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Power Point - 喬治市中文路名的特色

2009年9月,當檳城州政府宣布將在喬治市世界遺產地原有的繁體中文路牌改為簡體,引起了民間激烈的反彈。此PPT闡述了喬治市中文路名的特色及為何繁體而不是簡體。

2009年11月16日星期一

中文路名与乔治市的入遗

作者 :林玉裳

随着政府决定保留乔治市传统路名之“律”及“冷”之后,我们对政府尊重文化遗产及历史的举措,感到非常的赞赏。而有些人就很纳闷,一个“律”与“路”之间,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

关键就在路牌是设在乔治市世遗区,而中文路名是在申遗时的其中一个凭证。乔治市路名与其他城市的路名有所不同的是它並非简单的道路名称的指引,而是乔治市223年历史的缩影,也是各民族、各方言群,两百多年来开发乔治市的见证。经过了223年的多元文化的混杂,已塑造了其他地方路名所无法媲比的本土特色、本土文化。

显而易见的特色是中文路名是与官方的英文路名不应对,中文路名是民间反映200多年来该街区的商业活动或生活风情的写照。譬如Kimberley Street 不是“金伯利街”而是“汕头街”;Church Street不是“教堂街”而是“义兴街”等。至今,这些路名在民間、報紙、特刊、信箋等都还在沿用。

同时,它是民间草根阶层以方言即闽南话及广东话等而非华语,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譬如海墘(Weld Quay )、刣牛後( Malay Street )等是闽南话的路名;孖水喉 ( Love Lane )则是广东话的路名。

除了正统的闽南话,先辈们也自创了用马来语或英语译成的“槟城福建话”,如“万山”、“菜店仔”等,而路名中的“槟榔律”、“四方冷”,皆是“槟城福建话”的Road及Lane。

这些路名正符合申请登录世遗第3条准则,即“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它反映了先辈们远渡南来,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背景下,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自创了自己的一套“槟城福建话”等的本土方言,也为乔治市留下来许多以方言为主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路名、建筑物名字、商号、食物名称等。

这些路名也体现了各族的互相尊重及和谐共处的精神。其中一个例子是“缎罗申街”,它是以打石街回教堂的发起人东姑赛益胡申(当地华人称他为 Tuan Hussain)而命名,而到今天,这条街上的华人居民並不会因为这是纪念马来人的路名而排斥不用。

除此之外,这些路名是以“口语”来传承,中、英文之间没有一定的规范,而 “不规范” 就是它的特色!“槟榔律”及“四方冷”应该用三个字整体的把它当作地标来看待,而不是把它拆开来以“槟榔 律”及“四方 冷”来解读,因为他们毕竟是先辈们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

上述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些路名就是入遗活生生的历史的见证。为了以让市民了解其历史,申遗委员会在筹备申遗之时,还特地制作了中文路名的解说牌钉在古迹区的大街小巷上。

無可否認的,中文路名几乎是铭刻在乔治市居民的基因里,自孩提时代,第一个学到的路名是“牛干冬”而不是Chulia Street, 它非单纯的集体记忆,而是已在居民的血液中流淌着。因此如将中文路名“语言规范化”,就会扼杀掉了喬治市的本土色彩、集體記憶及情感。

龙应台说过,如要消灭一个族群的话,最简单方法就是销毁他们的历史、塗掉他们的集体记忆。因此,保留我们的多方言特色、本土文化、集体记忆最为重要。为什么乔治市能入遗 ?正是因为它能保留别人早已无法保留的集体记忆及历史的见证!


( 本文登於2009年11月17日,光明日報,好評版)

喬治市的路名無需華語規范化

作者 : 林玉裳

檳城政府為了配合喬治市的入遺,在世遺區設下多語言路牌,岂知在这过程中,中文路牌却引起了争议。争议的来源是有人从华语规范化的角度来看待路名而另一批人则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待路名。这是个没有谁对、错的课题,而是焦点该放在什么地方。

在下判断之前,应该先了解乔治市的一些历史背景。乔治市的华人先辈们是在18至20世紀中期, 即英国殖民地时期陆陆续续的从中国南方如福建省、广东省、江浙一带等遷移過来。他们南来时操的是各自的方言如闽南话、广东话、潮州话等,至於华语则是在民国后才在中国全面普及,因此多数南來的華人祖先不谙华语。

他们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槟榔屿,为了适应异国他乡多元种族及文化的环境,因而自创了独特的“槟城福建话、广东话、潮州话”等的本土方言,以口语及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这些本土方言也融入路名、建筑物名字及食物名称里。路名如“槟榔律”而不是“槟榔路”,“四方冷”而不是“四方巷”等;建筑物名称如“吉宁万山”而不是“印度人菜市场”;食物如“福建面”而不是“闽南面”、“云吞面“而不是“馄饨面”等。正因如此,先辈们为乔治市留下来许多以方言为主,具浓厚本土色彩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路名争议中,华语规范学者认为路名中的“律”及“冷”是来自英语的road 及 lane,是“口语”,没有意义,不符合华语规范,应该被“净化”,同时带有殖民地色彩,我们不应该被奴化,应将它改掉。

这引起古迹保存者的反对,认为既然中文路名的“律”及“冷”是先辈们在此与其他文化混杂所遗留下来的本土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一直沿用至今,那就不应该换掉。

如果我们沿着“净化”路名的思维来“净化”乔治市的古迹建筑,那看来邱公司及谢公司就要改名及拆掉了。“公司”(马来文是kongsi),代表商业团体,並没有宗祠家庙的含义,因此应改为“邱氏宗祠”及“谢氏宗祠”。而建筑方面,邱公司是马来“浮脚屋”及闽南式建筑的混合;谢公司则是英式、马来、印度及闽南建筑的混杂,不是纯正的中国建筑,而且具有殖民地的色彩,是否也要拆掉重建 ?

华语学者惯用中国的例子来支持其论点,但却不知中国在规范华语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当地的特色,不被规范化。譬如云南人称湖为“海子”,而“洱海”(其实是个断陷湖)並没有被“净化”为“洱湖”;在台湾高雄,“打狗英国领事馆”不会因“去殖民地化”而改为“高雄英国领事馆” (高雄的日语是 Takao, 当地人称为“打狗”)。这些都是尊重当地文化、历史的体现。

一旦了解乔治市是凭什么条件入遗,就会很明确的告诉你焦点应在哪里。马六甲及乔治市是因为它们曾接受了不同殖民地的文化,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移民而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是拥有能接纳不同种族、信仰、文化的胸襟续而塑成其独特的本土文化,符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而联合入遗的。乔治市的路名、建筑、方言等正是体现突出普世价值活生生的见证。试问如随华语规范化而“去本土化、去口语化及去方言化”,那乔治市还能成为世界遗产地吗 ?答案是非常明确的。

( 本文登於2009年11月16日,南洋商報,南洋言論版)

2009年11月14日星期六

喬治市路名“去本土化”?

作者 : 林玉裳

槟城州政府为了配合乔治市入遗,凭着坚毅的政治意志,克服各种政治的障碍,终于成功的让多言路牌屹立在乔治市街头,这种精神是值得赞赏的。

在此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汉语学者的关注,“进谏”政府应顺应时代,将中文路名“华语规范化”,第一个动作就是路牌改用简化字。然而,此举却与民意相违。政府终于归顺民意,拍板改回繁体字。岂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政府决定調整中文路牌为繁体的同時,却宣布欲將“口语化”的“槟榔律”等路名的“律”字改成“路”,看来将又是一场文化遗产保护及华语规范之争。

其实乔治市中文路名背后的奥秘是许多人所不知的,它们与其他城市的路名是有所不同的,它並非简单的道路名称的指引,而是乔治市多元种族、文化、语言的结晶品,是历史的缩影,也是各民族一、两百年来开发乔治市奋斗史的见证。经过了223年的历史的洗礼及多元文化的混杂,已塑造了其他地方路名所无法媲比的特色,因此也够资格成为乔治市申遗时的其中一个凭证。

其一大特色是中文路名是与官方的英文路名牛马不相关, 它是反映200多年来该街区的商业活动、民情或生活风情的写照。譬如 Weld Quay 不是“韦德码头”而是“海墘”;China Street 不是“唐人街”而是“大街”;Acheen Street不是“亚齐街”而是“打石街”等。至今,这些路名在民間、報紙、特刊、信箋等都还在沿用。

同时,它是民间草根性的口头约定,不是以华语,而是以方言即闽南话及广东话等,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譬如畓田仔( Carnarvon Street )、刣牛後( Malay Street )等是闽南话的路名;孖水喉 ( Love Lane )则是广东话的路名。

除此之外,槟榔律、鸭加律、四方冷、纽冷等也是用闽南话来命名,其“律”及“冷”是闽南话的Road及Lane。因为它是以“口语”来传承,中、英文之间没有一定的规范,而 “不规范” 就是它的特色!这些路名都拥有强烈鲜明的本土色彩,因此我们不能用把它“华语”化,硬套上规范华语的帽子!

反观之,华语其实就是北京话,是在廿世纪初才在中国全面普及,而我们的先辈们在之前就从中国南方远渡而来,所用的语言就是中国南方的方言,几乎没有用北京话的。正因为这种历史背景,先辈们就在乔治市留下了许多宝贵以方言为主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路名、建筑物名字、商号、食物名称等。

除了路名,乔治市有许多地标都是以方言来称呼,如吉宁万山、新街头巴刹 ( pasar )等。如果我们沿着规范华语的思维,是否也要将它们改为“ 吉宁仔菜市场”、“新街头菜市场”? 或者更规范的 “印度人菜市场”、“康博尔街头菜市场” ( Campbell Street Market ) ?

设立中文路牌的本意是想加强乔治市多元的特色,但如将中文路名华语规范化的话,就南辕北辙的扼杀掉了喬治市的本土色彩、居民的集體記憶及情感。

我希望槟州政府能谨慎行事,以免将乔治市华人多方言的特色一一的除掉,“去本土化、去方言化、去口语化”,无疑将把乔治市带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死胡同!切记,保留我们的本土文化、本地特色最为重要!为什么乔治市能入遗?正是因为它能保留别人早已无法保留的文化遗产 !

( 本文登於2009年11月10日,星洲日報,言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