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玉裳
随着政府决定保留乔治市传统路名之“律”及“冷”之后,我们对政府尊重文化遗产及历史的举措,感到非常的赞赏。而有些人就很纳闷,一个“律”与“路”之间,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
关键就在路牌是设在乔治市世遗区,而中文路名是在申遗时的其中一个凭证。乔治市路名与其他城市的路名有所不同的是它並非简单的道路名称的指引,而是乔治市223年历史的缩影,也是各民族、各方言群,两百多年来开发乔治市的见证。经过了223年的多元文化的混杂,已塑造了其他地方路名所无法媲比的本土特色、本土文化。
显而易见的特色是中文路名是与官方的英文路名不应对,中文路名是民间反映200多年来该街区的商业活动或生活风情的写照。譬如Kimberley Street 不是“金伯利街”而是“汕头街”;Church Street不是“教堂街”而是“义兴街”等。至今,这些路名在民間、報紙、特刊、信箋等都还在沿用。
同时,它是民间草根阶层以方言即闽南话及广东话等而非华语,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譬如海墘(Weld Quay )、刣牛後( Malay Street )等是闽南话的路名;孖水喉 ( Love Lane )则是广东话的路名。
除了正统的闽南话,先辈们也自创了用马来语或英语译成的“槟城福建话”,如“万山”、“菜店仔”等,而路名中的“槟榔律”、“四方冷”,皆是“槟城福建话”的Road及Lane。
这些路名正符合申请登录世遗第3条准则,即“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它反映了先辈们远渡南来,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背景下,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自创了自己的一套“槟城福建话”等的本土方言,也为乔治市留下来许多以方言为主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路名、建筑物名字、商号、食物名称等。
这些路名也体现了各族的互相尊重及和谐共处的精神。其中一个例子是“缎罗申街”,它是以打石街回教堂的发起人东姑赛益胡申(当地华人称他为 Tuan Hussain)而命名,而到今天,这条街上的华人居民並不会因为这是纪念马来人的路名而排斥不用。
除此之外,这些路名是以“口语”来传承,中、英文之间没有一定的规范,而 “不规范” 就是它的特色!“槟榔律”及“四方冷”应该用三个字整体的把它当作地标来看待,而不是把它拆开来以“槟榔 律”及“四方 冷”来解读,因为他们毕竟是先辈们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
上述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些路名就是入遗活生生的历史的见证。为了以让市民了解其历史,申遗委员会在筹备申遗之时,还特地制作了中文路名的解说牌钉在古迹区的大街小巷上。
無可否認的,中文路名几乎是铭刻在乔治市居民的基因里,自孩提时代,第一个学到的路名是“牛干冬”而不是Chulia Street, 它非单纯的集体记忆,而是已在居民的血液中流淌着。因此如将中文路名“语言规范化”,就会扼杀掉了喬治市的本土色彩、集體記憶及情感。
龙应台说过,如要消灭一个族群的话,最简单方法就是销毁他们的历史、塗掉他们的集体记忆。因此,保留我们的多方言特色、本土文化、集体记忆最为重要。为什么乔治市能入遗 ?正是因为它能保留别人早已无法保留的集体记忆及历史的见证!
( 本文登於2009年11月17日,光明日報,好評版)